免费播放一区二区三区,沧元图动漫全集免费观看高清,一女多夫好涨四根高h,久久免费的精品国产V∧

  • 工會工作
  • 當前位置:首頁 > 黨群工作 > 工會工作
移風易俗,“贛”就對了

盛夏時節,走進江西這片紅色熱土,記者感受到“不斷打造精神高地”正日益成為江西的一張亮麗名片。零彩禮、感恩廣場、紅娘工作室、家風家訓基地、村民公約、博士課堂、最美丈母娘……一個個關鍵詞已組合成為贛鄱大地上的文明新風“詞云圖”,一幅幅文明和諧、安居樂業、幸福美好的畫卷盡收眼底。

破除婚俗陋習 樹立文明新風

微信圖片_20231114171059.png

7月18日,在江西省貴溪市塘灣鎮唐甸村,簽名墻成為“講文明 樹新風”的莊重承諾。新華網發 郭梓崧 攝

在江西省貴溪市塘灣鎮唐甸村的“婚戀廣場”周圍,除了一座古石橋,還有一座被命名為“鵲橋”的現代鐵橋。原來,這個千年古村在貴溪市的婚俗改革中打出了“婚俗改革教育基地”“零彩禮集體婚禮基地”等新名片。

據了解,“塘灣鎮婚戀家庭理事會”下設婚姻矛盾糾紛調解中心、紅娘協會、未婚男女青年信息交流中心、嫂子勸導隊四個機構。在黨員干部的率先示范作用下,各個機構各司其職,把婚嫁、生育、養育、教育一體考慮,引導適婚青年樹立正確的婚姻觀、家庭觀,幫助解決群眾在婚戀交友等方面的操心事、煩心事,讓塘灣鎮涌現了一大批零彩禮、低彩禮的典型事例。

微信圖片_20231114171103.png

7月18日,江西省貴溪市濱江鎮濱江社區“紅娘工作室”負責人邱細花在向大家分享“職業紅娘”經驗。新華網發 郭梓崧 攝

為解決天價彩禮“娶不起”、人情往來“聚不起”等群眾反映多、改革難度大的“攔路石”,江西多地運用群眾自治、黨員干部帶頭等方式推進示范點建設,積極倡導喜事新辦,有效遏制高價彩禮、低俗婚鬧、鋪張浪費等不良風氣。

在婚俗改革的不斷推動下,“紅娘工作室”“零彩禮集體婚禮”“未婚男女青年信息交流中心”等婚俗改革新路徑不斷增多,婚喪陳規陋習得到有效遏制,群眾文明觀念明顯轉變、社會風氣明顯好轉。

傳承家風家訓 弘揚傳統美德

“天下之本在國,國之本在家”,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,家風好則民風淳,民風淳則社風清。

微信圖片_20231114171106.png

7月18日,江西省貴溪市人民法院泗瀝人民法庭庭長、“中國好人”周淑琴在其工作室內主持閱讀分享會,助力未成年人度過安全多彩暑假。新華網發 郭梓崧 攝

在貴溪市人民法院內,有一個溫馨的“周淑琴工作室”。該工作室以“中國好人”、貴溪市人民法院泗瀝人民法庭庭長周淑琴的姓名命名,旨在依托家事審判工作,積極推進移風易俗,培育文明鄉風、良好家風、淳樸民風,做好家事糾紛源頭治理。

記者見到周淑琴的那天下午,她正在和一群孩子分享古詩詞,期間還聊起了暑期檔動畫電影《長安三萬里》。周淑琴認為“好家風才能撐起社會良好風氣。其實,每一個家事案件的背后,呈現的都是一個家庭的家風、家教培塑問題。”

被史學家稱為“世界奇觀”的“天下第一家”——江州義門陳,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的德安縣車橋鎮。走進義門陳中華家風文化園,經典家訓、感人故事等至今仍然激蕩人心。江西省德安縣車橋鎮依托義門陳文化,大力打造了家風文化街、家風教育館和家風主題公園三個家風文化陣地,筑起了家風文化傳承創新高地。

除了宣揚名人家風家訓之外,普通人的家訓也會宣傳展示。在江西省永修縣三角鄉樹下村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,一則則當地村民的家訓上墻展示,內容上反映了尊老愛幼、鄰里和睦、勤儉持家等健康向上的傳統品德。

傳承弘揚家風家訓,對于鄉村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。江西省以家風建設為抓手,深入挖掘家風內涵,使其融入鄉村的各個角落,從而激發全社會踐行家風精神,不斷推動鄉村文明建設向更高水平邁進。

微信圖片_20231114171110.png

7月20日,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內,工作人員正在給孩子們做急救演示。新華網記者 李雪芹 攝

增強精神力量 共享文明成果

正值暑期,在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,各種有趣的公益課正在開展。據中心負責人介紹,好多培訓課一旦開放報名,基本上所有名額瞬間被一搶而空。

在這個被評為江西省五星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大型現代建筑里,“永修樣式雷紀念館”“消防科普體驗館”“非遺展陳館”等特色展館琳瑯滿目,已成為永修縣的文化新地標。

永修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力求全方位、無死角,通過制作規范化建設清單、搭建志愿服務平臺、制定考核辦法等措施,實時收集基層需求及時調配服務資源,依據鄉鎮所、站服務中心工作、節慶活動等應急性需求,及時調配科普、文藝、移動微宣講、“學小龍·愛鳥護鳥在行動”等不同資源,下沉所、站區域進行點對點的服務,有效解決了基層文明實踐不活潑、不豐富、不專業的問題。未來,永修縣將從運行機制、星級評定、品牌打造、共享使用等四個方面作進一步探索,有效實現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(所、站)的提質擴面、提檔升級。

群眾在哪里,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。截至2022年12月,江西省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26個(含功能區)、實踐所1655個、實踐站20962個,延伸拓展文明實踐陣地(中心、所站)3387個,“文明實踐+黨建”綜合體15282個。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逐漸成為宣傳理論政策的講臺、豐富文化生活的舞臺、倡導移風易俗的平臺,真正打通了服務群眾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圍繞農村移風易俗工作,江西各地積極探索、多措并舉,創造了很多好做法好經驗,為民惠民靠民,堅持共建共享共治,堅持日常經常平常,常態整治、長效鞏固,讓移風易俗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行動,形成了崇德向善、見賢思齊、德者有得的良好氛圍。當然,“移風易俗只有進行時,沒有完成時”,移風易俗重在落實貴在堅持,行勝于言,“贛”就對了!

來源|文明江西